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2.
观察关节镜辅助空心钉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髁间棘骨折的疗效。将本院收治的95例胫骨平台髁间棘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n=48),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手术疗效。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前膝关节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术后,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术前,且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说明,关节镜辅助空心钉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髁间骨折效果显著好于传统切开复位术,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和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院在MUSETM胃底折叠术系统治疗GERD实践分析,总结MUSETM胃底折叠术系统治疗GERD在术前、术后的护理及治疗效果。 方法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南院自2017年引进MUSETM胃底折叠术系统治疗GERD技术,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8年8月 ,我院接收在MUSETM内镜下进行13例MUSETM胃底折叠术系统治疗GERD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13例患者均在MUSETM内镜下顺利完成胃底折叠术,平均住院7天,术后患者未出现肺部感染、出血、上腹涨、腹泻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7例患者主诉反流症状缓解; 24小时食道PH检测:5人正常,2人明显下降,3人无明显差异;PPI药物服用:4人停止PPI药物服用,3人减少频次,其余按需用药。结论 MUSETM内镜下行胃底折叠术是国外治疗GERD成熟的治疗手段,通过精准到位的术前准备及教育指导、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为患者手术的成功提供了基础,出院后的随访指导能够及时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并根据患者个人情况给予正确康复指导,在了解患者病情基础上促进了GERD患者的康复。该技术的引入,通过医护共同合作,GERD患者胃肠症状能够得到显著改善,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信息化管理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带管出院病人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6月住院行PTCD置管穿刺并带管出院病人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由责任护士出院前给予常规的护理指导;观察组出院前1 d给予常规出院宣教,并邀请病人关注微信公众号,添加微信账号,应用微信平台信息化管理对PTCD带管出院病人进行延续性护理指导。比较两组病人出院4周内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导管相关并发症(包括胆道感染、PTCD堵管或脱出、伤口感染、管道相关问题等)发生例数明显减少,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微信平台信息化管理对PTCD带管出院病人来说是一个有效的延续性护理方法,使PTCD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下降,提高了PTCD带管出院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胃肠道受累患者腹部CT的特征性病变, 建立CT评分系统并分析其临床评估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8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科收治的SLE胃肠道受累患者的临床资料, 记录患者CT影像学下的肠壁厚度及肠内外受累部位, 建立CT评分系统, 分析CT评分系统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 SLEDAI)及实验室观察指标的关系。  结果  共63例SLE胃肠道受累患者纳入本研究, 其中女性60例, 男性3例, 平均年龄(36.7±13.1)岁, SLE病程4(1~8)年; 54例(85.7%, 54/63)患者存在胃肠道病变, 31例(49.2%, 31/63)出现肠外脏器受累, 肠壁厚度平均(7.8±3.7)mm。CT评分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呈正相关(r=0.365, P=0.003);低分组(CT评分≤ 2)与高分组(CT评分>2)相比, 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更短[(7.9±6.2)d比(15.8±13.8)d, P=0.006)], 住院天数更短[(17.1±9.0)d比(25.7±20.5)d, P=0.043)], SLEDAI更低[(7.6±4.4)分比(12.2±7.2)分, P=0.004], 接受大剂量激素治疗的患者数量更少(60.7%比88.6%, P=0.010)。  结论  CT评分系统可用于评估SLE胃肠道受累患者疾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正>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根据2010年第三次全国城市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儿童哮喘现患率、累计患病率与10年前相比有明显增高[1]。作为一种需要长期坚持治疗的慢性疾病,儿童哮喘如不经过合理的治疗,不仅会给患儿及其家长带来巨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2],更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学习及日常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严重的哮喘急性发作及并发症甚至可以危及生命。因此早期诊断、治疗与合理预防儿童哮喘,对于减少哮喘的急性发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8.
背景:儿童新型冠状(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流行期间,免疫抑制状态儿童新冠病毒清除时间定量分析研究较少。 目的:探讨新冠病毒Omicron株感染后免疫抑制和非免疫抑制儿童病毒清除的时间差别,为公共卫生政策制定和精准疫情防控措施提供临床数据。 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 方法:以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住院患儿为队列人群,分为免疫抑制组和非免疫抑制组,免疫抑制分为绝对免疫抑制、相对免疫抑制和实施免疫抑制疗法,以免疫抑制组病例的性别、年龄和新冠病毒感染的分型与非免疫抑制组行1∶3匹配。以鼻咽拭子新冠病毒PCR检测拷贝数阈(Ct)值≥35为队列终点。 主要结局指标:新冠病毒清除时间。 结果:2022年4月12日至2022年5月12日在上海市新冠病毒感染定点收治医院符合本文共同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连续病例728例。免疫抑制组33例,其中绝对免疫抑制8例,相对免疫抑制23例,接受免疫抑制疗法2例(不包括绝对和相对免疫抑制患儿)。非免疫抑制组匹配后99例。2组临床症状、新冠病毒感染治疗和疫苗接种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免疫抑制组和非免疫抑制组新冠病毒清除时间分别为(16.5±6.8)和(10.3±4.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抑制组和非免疫抑制组新冠病毒感染轻型病例病毒清除时间分别为(14.0 ± 8.3)和(9.7 ± 3.1)d,普通型病例病毒清除时间分别为(18.3 ± 4.9)和(11.2 ± 5.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单日病毒清除率在第9~14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为0.005~0.039)。2组普通型病例单日病毒清除率在第10~15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抑制组新冠病毒感染2周后核酸检测再次呈阳性3例(9%),临床分型均较前轻,3例均未接种新冠疫苗。 结论:Omicron株感染的免疫抑制患儿病毒清除时间较非免疫抑制患儿显著延长,主要反映在第9~14天,免疫抑制患儿病毒复阳风险高,提示需要更长的隔离时间和转阴后严格的病毒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对人表皮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在人皮肤和永生化SZ95皮脂腺细胞体外共培养的3D皮肤皮脂腺培养模型中加入不同浓度(2、20、200 μg/mL)的PAMPs,包括脂多糖(LPS),磷壁酸(LTA)和肽聚糖(PGN),培养7天后,使用PhotoShop软件计算表皮面积;免疫组化观察Ki67,cytokeratin 10(CK10)的表达,采用ImageJ软件计算染色面积,Image-Pro Plus软件计算每张图片的累积光密度(IOD)。 结果:在不同浓度的PAMPs(LPS, LTA, PGN)作用下,表皮厚度总体较对照组呈现剂量依赖性增加;此外,表皮基底层及角质层细胞Ki67及CK10的表达也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结论:PAMPs具有体外促进表皮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的作用,皮肤正常微生物可能在维护皮肤屏障功能上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和电刺激治疗非溃疡型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IC/PBS)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6月非溃疡型女性IC/PBS患者30例,进行生物反馈盆底肌肉电刺激,每天1次,每次20~30 min,5次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以上。记录患者治疗前后O’Leary-Sant间质性膀胱炎症状指数(ICSI)评分、间质性膀胱炎问题指数(ICPI)评分、盆腔疼痛和尿急/尿频症状(PUF)评分、24 h排尿次数和平均每次排尿量。结果:治疗后1周及1、3、6个月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76.7%(23/30)、66.7%(20/30)、53.3%(16/30)和23.3%(7/30);ICSI评分、ICPI评分、PUF评分、24 h排尿次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平均每次排尿量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发生明显不良事件。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非溃疡型IC/PBS安全、有效,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